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

談文鄭漢步道

乘海線火車由大山車站北上,在快到達談文站前,可以看到山上有一個高聳的建築體,此建築體即為鄭漢紀念碑。紀念碑突出於山側,造就了不錯的視野,也是台灣少數可以展望台鐵山線、海線及高鐵的地點,但也必須要在非常晴朗且無霧霾的情形下。雖然從談文車站就可以看到鄭漢紀念碑,但若從車站開始步行,也須耗費半小時左右的腳程。

旅遊筆記
  前往海線的台鐵班次非常少,若是要前往談文、龍港等無人招呼站,班次又少了一些,甚至有些區間車是從竹南站發車,因此事先查詢時刻表就變得相當重要。
  從新竹車站至談文車站,中途經三姓橋、香山、崎頂及竹南等車站。之後鐵路便往西海岸彎去,一過中港溪橋後不久,即可抵達談文車站(Tanwen)。
  談文車站是一座木造車站,早期是有站員駐守的,然而降等為招呼站後,站務人員撤離,管理車站仍為竹南車站。在年久失修下,車站已略為傾斜,僅出入口仍可供乘客進出。
  車站外面即為台一線公路,但因為站房比道路低且有鐵皮圍籬阻擋,因此從台一線上很難看到談文車站的外貌。
  台一線公路為台灣西部的重要省公路,然而在國道一號開通後,其重要性已被取代。在苗栗及台中一帶,省道一號轉往海線,大致與海線鐵路平行。
  沿著台一線往南下方向走去,其右側即為縱貫鐵路海線,由於談文車站唯一的島式月台正好在東西兩正線間,因此兩毗鄰軌道之中心線間距比一般路線寬。遠方山頭可見突起之建築體,即為鄭漢紀念碑。
  續行不久,台一線即向左轉,台鐵海線則向右轉並繞過遠方山頭下方,兩主要交通線暫行分道揚鑣,直至後龍才會在再會合。
  接著就會看到往後龍交流道及西湖的路標,此段台一線限速70公里,於前方紅綠燈設有固定測速照相。西湖,指的是苗栗縣西湖鄉,
  往鄭漢步道的路途上,於公路的右側將會出現兩間商店:一間是傳統的柑仔店,一間則是現代化的OK便利商店,可以在此補給食物及飲用水。OK便利商店,就位在派出所隔壁。
  從談文車站約步行十多分鐘,就會看到橫跨於台一線上的人行陸橋-談文陸橋,其所在位置正好為台一線里程102公里處。
  接著就可以看到談文國小的校門口及圍牆,至於上述的談文陸橋,其一端是設置在校園內側,供學生上下學使用。
  再往前不久,即可以看到「套房出租」的牌子,這裡有一條可供小型車輛通行的小徑,在這裡右轉,往前望去可以看到育達科技大學校區。若繼續前行,將會進入苗栗線後龍鎮。
  彎進小徑,可以看到右邊的灰色建築物,為出租給育達科技大學的學生套房,後方還有一棟民宅。初次踏訪此地,總會讓旅人感到困惑。
  後方的民宅包括了一扇大鐵門,其左側還有一條小徑,皆通往私人土地,不得隨意進入。若要前往鄭漢紀念步道,必須走更左邊的小徑。
  來到民宅的大門前,就可以看到電線桿上漆有紅色箭頭,下方的建築模板上也寫有紅色斗大的「步道」字樣,循著此路即開始有爬山的感覺。
  產業道路一開始的景色頗為雜亂,而且上坡上還有開墾的痕跡,就像誤闖入私人的果園般。若是開車上山,道路狹窄不適合會車,建議在比較寬的彎道或叉路會車比較安全。沿著柏油產業道路右轉上山,順著已開發的山坡地前行。
  從學生套房起算,大約行走三分鐘左右,即可來到產業道路的最高點,接著就會開始下坡。產業道路最高點的右方會有木造階梯,即為鄭漢紀念步道的起點(登山入口)。
  登山入口即立有一碑,上載明了民國五十三年(西元1964年)間,鄭漢下水救人之故事,並在山頭上立有鄭漢紀念碑。
  步道景觀與下方產業道路之景觀有即大的對比,其樹蔭較多走起來較為舒服。步道一開始為緩坡,由寬大加工過的卵石舖設而成。 
  緩坡前行一小段就會遇到長上坡,由一連串的木造階梯所構成,其爬升高度大約十多公尺左右,木階梯上接水平路段山徑。
  木階梯結束後即接卵石舖設而成的水平及緩坡路段,此山徑腰繞過小山頭,步道兩側有木塊搭設而成的座椅供遊人休息(步道里程200公尺)。
  由卵石舖成的路段大約持續兩百多公尺(里程195公尺起至400公尺止),為鄭漢紀念步道最輕鬆好走的區段。
  400公尺指標到著,從談文車站到此地已走了24分鐘,好走的鵝卵石步道也將在此暫時結束,變成傳統的泥路登山小徑。
  步道從指標400公尺起,會先下坡再上坡,當天早上下過雨,所以有點泥濘,為整條鄭漢步道比較耗體力的區段。
  不知不覺就來到600公尺的指標了,傳統泥路的登山小徑會在六百多公尺的地方結束,恢復大卵石的步道。
  再續行一百多公尺後,即可以看到鄭漢紀念碑,步道就在此結束。紀念碑突出於山頭上,為中港溪一帶視野最好的地方。
   來到步道終點,開始指認山下的景色。最遠方的部分為新竹北埔及苗栗頭份地區,左邊則是竹南鎮,右方則是造橋鄉。
  用望遠鏡看去,遠方可以看到的橋樑為台13甲線,由頭份台13線(永貞路中央路口)起,由清寧橋進竹南鎮,跨過中港溪進入造橋鄉,最後於苗栗北勢大橋端與台六線相接。
  等了一段時間,才有火車從下方經過。海線的對號快車很少,大部分都是區間車,至於西部幹線的莒光號則全部行駛海線。綠色的稻田搭配橘色的莒光號車身,真是美極了。
  彎上中港溪橋的海線莒光號,使用望遠鏡頭看去,勉強看得見。如果天氣好,往東可以依序看到台13甲德照橋、台鐵海線中港溪橋、台鐵山線中港溪橋、台13線中港溪橋、台1線尖山大橋、國道一號及更遠處的頭份大橋、台灣高速鐵路頭份-造橋段。
  難得可以看到台灣高鐵的700T列車與台鐵山線區間車同時出現的畫面,只是也拍攝得很勉強。區間車只出現在畫面中央的左側一小角,台灣高鐵700T列車則在半山腰處。
  行駛在海線的區間車,大多使用EMU500行駛,少數使用EMU600、EMU700或EMU800。就EMU500來說,大部分是單組行駛,但有些尖峰時段的長途班次,就會有雙組運用的可能性。
  從望遠鏡看去,遠方一列海線區間車剛從談文車站發車北上。有加油站標示的,為台灣西部的重要公路-台1線。
  往西邊看去,車流量頗大的公路為國道三號及中港溪北岸的竹南交流道。竹南交流道下為台1己竹南聯道,往西可接通西濱快速道路(台61線),往東可接台1線。
  中港溪,苗栗頭份、竹南一帶相當重要的河川,其上游來自於鹿場大山及加里山風美溪,著名的景點尚包括鹿場下方的神仙谷瀑布。
  在林口火力發電廠還沒有停止鐵路運輸前,海線鐵路可說相當精彩。鐵路運輸結束後,龍井儲煤場裁撤,海線鐵路班次只剩台中港站至富岡或竹貨的貨列,與全盛時期相差甚多。
  到了下午,天氣才開始轉晴,不過霾還是蠻重的,最遠方的頭份地區再度被霾所掩蓋。當夕陽開始西下,即表示是時候該離開了。
  從談文車站到鄭漢步道,必須沿著台一線往後龍方向行走,其入口介於育達科技大學與談文國小之間。如果有自用車,可以將車子開到步道入口,節省許多時間。

後記
  鄭漢步道上小黑蚊頗多,這種小蟲子(台灣蛺蠓)在吸血時並不會被查覺,吸血後患部會很癢,由於腫包多,很容易會與跳蚤叮咬處搞混。簡易辨認方式,在於褲管內是否有被叮咬之腫包,如果有就是跳蚤,沒有就是小黑蚊,因小黑蚊可叮咬人的四肢,但不會進入衣袖、褲管內吸血。
  離開鄭漢步道,搭上海線的區間車,續前往龍港,欣賞西海岸的夕陽風光,再搭車回到新竹,完成一天充實的行程。

沒有留言: